农历出生于2015年三月月十六的人(属相和农历年是以立春节气为标准而非正月初一),砂石金命,今年8岁。阳历时间为2015年5月4日。中午11点至1点为午时。生辰八字为:乙未 庚辰 庚辰 壬午。
八字五行个数:2个金,1个木,1个水,1个火,3个土。
穷通宝鉴调候用神:庚金生于辰月,顽金宜丁,旺土用甲,不用庚劈。支火宜癸,干火宜壬。
本命属羊,砂石金命。
上一次犯太岁:2021年。
下一次犯太岁:2027年。
企图心强,具有高贵气质和卓越领导能力;喜欢教导、指挥别人; 责任心很重,敢於刚毅,敢於冒险。 优点是热心,关怀别人,乐於帮助他人,值得信赖。 缺点是给自己太大的压力,过分顾虑自已的形象。
偏印为喜时代表另类的想法奇思妙想,思维奇特,擅长奇招怪术,有很特别悟性。对人对事很敏感。警惕性高,精于算计,工于心计。很擅长察言观色,从细节处窥探大局,心思细腻。在成功方面喜欢走捷径。学习能力很强,涉猎广泛,虽会得多但多学而少成,虽然才华高但有点清高不太合群,喜欢一个孤独的自命清高地生活,性格有点孤僻。做事容易三分热度耐心不足导致做事多半途而废,大多时候不能一贯坚持自己也很懊恼这一点。对宗教、玄学、古文化等偏门学科有很浓厚的兴趣,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内容。如果八字偏印旺主人身材短干练,身高中等或偏下,女性胸部不大。
如果命中偏印为忌时会表现为孤僻多疑,太多空想,爱钻牛角尖等与偏印为喜时相反或太过的表现。
流年不利:2029年、20......输入出生日期查看全部
八字学用「庚金」这一个概念,来总括刚健、质朴、肃敛、坚硬不屈的金属能量。在具象上,就用锋利刚健而无坚硬不摧的刀剑利器,或着坚硬质朴、尚未锻炼的金属矿物来做为代表。因此我们用「金钻」来象征庚金。
凡是出生日干属于「庚金」的朋友,都是属于【金钻家族】的一员。具有像坚硬锋利的刀剑的刚强气魄。
庚金人的优点
刚毅不服输、积极果断、富有正义感、不虚伪、能表现、口才善辩。
庚金人的缺点
率直易得罪人、冲动易与人冲突、自我表现欲强、对事粗率不细心。
庚金人的性格特点:
金钻家族的朋友,基本上带有以下的性格。
但性格的强弱,会受到八字日元旺弱的影响。日元愈旺,「金钻」性格将愈外露明显。日元愈弱,「金钻」性格则会隐藏在深层个性之中。
因为像钻石一样的坚硬不摧,因此
*您的个性刚强、好恶分明,是个性格特征鲜明的人,男性朋友具有顶天立地的男子气概,女性朋友则有大姊大的气魄。
*做事干脆,不拖泥带水,是个行动派,会觉得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放手一搏。
因为像钻石一样必须经过洗炼才能成形,因此
*抗压力极强,具有「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」的本领。
因为像钻石一样有高贵的价值,因此
*有领导能力,喜欢号令别人做事情。
*口才好,好胜好辩。但如果做错事,刚开始会强辩,最后承认错误,低头请求别人体谅(不是原谅)。
*生活及个性上有洁癖,对于不能忍受的事物,会表现出明显厌恶的样子。
因为像钻石可以反射出光彩,所以
*行事好强有谋略,就像将军一样,喜欢出谋策划,指示执行。
庚辰日解析:[庚辰][上等]身坐正财、伤官、偏印,主人有财禄,聪明有学识,支中伤官带偏印有贵气,而戊癸化火为官杀,变成日坐财官,可做官,但隐含伤官,可能喜开杀戒。
此日生人在2046、2056、2066、2076、2086年容易出现工作上波动,比如换工作或失业,同时也很可能在职业上有新的开始如换个行业、创业等。而且在2046、2056、2066、2076、2086年中会感觉压力明显增大,而且容易犯小人。但也会使自己突破自己原有的局面或想法,意志力增强激发起自己的上进心。
此日生人在2041、2053、2065、2077、2089年较往常更容易发生是非争吵(和家里人或社会上的人)、流血事件(打架或外科手术)、破财等事件。在2041、2053、2065、2077、2089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注意安全,尽量避免口角冲突。这些年很容易破财,因此尽量避免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行为,宜静不宜动。
此日生人逢2030、2042、2054、2066、2078年不利于家人健康和运势,逢此年要多关心家人的健康问题,让家人凡事小心忍耐。2030、2042、2054、2066、2078年也会奔波劳苦,有千般谋划事难成之感,运势一般或不佳。2030、2042、2054、2066、2078年如涉及合伙、投资也易三思而行......输入出生日期查看全部
宜:猪、兔、马
忌:牛、狗、鼠
此命贵人为属猴、羊的人。平时应用心经营与他们的感情,在遇到难题之时向其求助大概率可得其相助。
庚日壬午时生,是官印健旺。庚金以丁火为官,己土为印,壬水为食。午上壬食无气,丁己禄旺。通金土月气扶身的,贵显。通火气,官贵太重,反而化为鬼;庚金柔弱,不能做福,碰上运气扶身,也贵显。
庚辰日壬午时生,食神旺盛,命主善饮食,有品行,发福即死。
copyright©2017-2022 www.zhxinwen.cn
喜闻万年历版权所有